台派觀點

中華文化真的是很爛很爛

發表日期:2025-04-15

作者:東京 博士

中華文化真的是很爛很爛

我在涉及一些中日文化習俗的話題時,經常會批判中華文化,留言評論中有贊同我的,也有反對我的。

當然持什麼觀點是每個人的價值觀取向和信仰自由,好比在日本,有人信佛教神道教,有人信基督教,更有人同時信仰2種以上的宗教,以至於統計日本人宗教信仰的結果顯示,日本有宗教信仰的人數居然超過了日本的總人口,是不是有點搞笑?

我對中華文化的親身體驗,從小源自我媽對我的各種日常家教,因為我父母長期分居兩地,我的啟蒙教育主要來自我媽。

那時的我雖然對一些老話說法心存不滿,但也只有聽從的份,比如“筷子頭上出孽子,棒子頭上出孝子”,就是說小孩子就是要靠打才行,這在現代西方文化中是典型的家暴。

到了青春期,我開始逐漸反抗,因為我在上海這座相對開化的城市接受教育,學校以外我還能接觸到不少西方文學著作(高一前我是文科生)。

因此從那時開始,我就逐漸嚴重懷疑中華文化的種種東西,不過依然是停留在對封建儒教思想的反抗。

反抗這些等同於反抗我媽,也因此導致了母子關係的劇烈衝突和矛盾,所以那時我就已經醒悟到了思想歸思想,吃飯歸吃飯其實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只是我未成年經濟也無法獨立,只能跟我媽生活在一起,而且畢竟再怎麼說,一直到我大學畢業,她對我的養育之恩是無法抹殺的。

我跟我媽關係的徹底破裂是我來日本後的第三年,儘管隨著大學畢業踏上社會,又出國了幾年在自由民主社會生活之後,意識形態價值觀方面母子之間越來越沒有交集了。

但是為了盡孝的想法,我每次回上海都會盡我能力表達我對父母的感謝,儘管當年在出國這件事上是我個人決斷,我沒有用到父母的一分錢,準確的說來日本的1000元飛機票是我媽給我的,但那其實也是我的錢,因為我一上班就把工資的一半給了我媽,到我出國前持續了整整4年。

我爸媽都是國家幹部本身並不缺錢,我給我媽錢一是為了體現從小接受她的盡孝報答之義務,不想讓她陳腐的中華腦袋失望,覺得是白養了一個兒子。

另外一個是她明確跟我說過,每月以收取生活費的名義,其實是怕我亂花錢替我存著,將來我結婚時給我準備必要的家具家電,那時我只是聽聽而已。

後來發生了我要辭掉國企出國的事,我媽是抱著這個兒子一去不會再回來的念想,給我出了飛機票錢,我當然懂的。而且當時的出國費用已經耗盡了我的積蓄,還借了一些外債。

中國曾經有個很感人的電視連續劇,記得裡面有個主題歌叫《世上只有媽媽好》,很令人感動的,可是我卻不怎麼能感動起來。

因為人類是複雜的,家庭關係也很複雜,母子關係有代溝也不鮮見,大部分母親是無私的愛子女的,但也有家暴的,甚至孽待孩子的父母啊,所以無條件的說“世上只有媽媽好”,並不一定正確。

中華文化號稱幾千年,養兒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即使經過了中共馬列教育和破四舊樹新風運動,我媽的中華舊思想依然極度濃稠,相反我爸倒是比較能接受新思想對什麼都看得雲淡風輕的。

可我爸長期夫妻分居兩地,一日三餐吃的是機關食堂,戶口調入上海還是我大學快畢業時的事,我爸離休後的日常生活都要依靠我媽,自然也不會反對我媽在家裡的一貫強勢。

記憶中我爸能搶著一起幫做的家務,就是拿報紙把家裡所有的窗玻璃都擦得跟沒了玻璃一樣,還有就是地板,拖得讓我們都跟他一樣要赤腳進屋。

我愛我爸,也愛我媽,但是完全不一樣的愛,雖然他們是我的養父母,實際上是我生母的妹妹夫婦。我媽到了更年期開始有點輕度的精神分裂症,在我看來她是一個中國社會新舊交錯中悲劇式的人物。

前幾天看到了一張圖,內容是說,父母的家永遠是孩子可以回來的家,孩子的家未必能接納父母。

這張圖看了我很有感慨,我在日本生活了大半輩子,最大的原因是我喜歡日本的人際關係,即使是母子或親戚都能保持距離感。

日本的老人都有自己的家,孩子成家後絕不會去隨便打擾,因為日本一對夫妻組成的家庭不僅在戶籍登記上是獨立的一世代,更是文化上的不可侵犯的獨立單元,父母明明自己都有家,為何要去打擾別人家呢?

所以,如果父母無家可歸,那要檢視的是為什麼不能像西方先進國家那樣建立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障系統,卻一直把“道德綁架個人”的中華劣習當成寶。

為人父母後,我們的孩子也陸續成家立業了,偶爾孩子家臨時有困難,我們也會伸出援手,而且肯定比普通日本人父母更無私奉獻。

但是之前我也提到過,我們去兒子家幫帶孫子的話,日本人兒媳婦是一定要支付一天的工錢的,因為日本人認為這本來是孩子母親的事,請人幫帶必須付工錢是當然的事,情歸情,錢歸錢,盡量兩不相欠。

這就跟日本人一起吃飯時,如果不是事先說明原因誰請客的話,AA制是大家毫無違和感的做法,哪怕是情侶關係都如此,沒有誰會去炫富”摜派頭“搶著付全款。

我喜歡日本的生活,享有充分的個人隱私,人與人很Dry少牽扯少糾紛,少對他人評頭論足碎碎念,活得輕鬆,有事幾乎都有社會機制可以依靠,父母與孩子只要適時略表親情即可,不會成為一種感情上的負擔。

日本文化優於中華文化始於一個多世紀前的明治維新開始的脫亞入歐,但是日本引進的古代中華文化也還是留有一定的地位的,那也是吸收了精華部分並已經成為日本傳統文化的一個部分,早已經完全不同於我前半生被教育的滿是糟粕的中華文化。

東京博士 2025年4月15日

文章刊載於東京 博士 | 引用網址
分享
作者其他文章
熱門文章